【案例分享】浙江10kV配电线路紫外巡检 蔚云光电助力守护万家灯火 无人机电力巡检

网站首页    电力巡检    【案例分享】浙江10kV配电线路紫外巡检 蔚云光电助力守护万家灯火 无人机电力巡检

检测背景

浙江某单位在迎峰度夏巡检中,发现了几处异常温升缺陷,并有一处塔杆伴有电流异响,但无法判断具体放电位置。为系统性排查10kV配网线路中的缺陷隐患,守卫电力供应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蔚云光电受邀来到现场,对有异常的线路进行基于“紫外+红外+可见光”的多光谱融合巡检。

 

核心诉求

检测目标

使用蔚云光电自主研发的四合一紫外智能载荷,利用紫外探电+红外测温+高清成像+激光测距的功能特点,全面排查系统隐患。

检测对象

导线、绝缘子、跌落式熔断器、断路器、避雷器等。

技术优势

高灵敏度,高清画面,全局测温,大视场角,非接触式检测。

 

检测情况

 

检测概要

检测设备

大疆M300无人机搭载VY-SUV40D四合紫外智能载荷

温度

36℃

湿度

67%RH

气压
1008hPa
风力
西北风1级

检测依据

《DL/T 345-2019 带电设备紫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》

《DL/T 664-2016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》等

 

异常检测情况

 

异常位置①

检测部位

线路终端杆

缺陷类型 异常放电

缺陷位置

绝缘子导线绑扎处

检测距离

8米

紫外增益

100%

紫外光子数

2000-4000

 

缺陷分析

在有异响终端杆塔上的导线与绝缘子的绑扎处发现放电光斑聚集,在100%紫外增益下光子计数值为2000-4000,属中强度放电。红外模式下,放电点未见明显升温。

运维建议

导线因绑扎处局部受压而导致绝缘层易劣化是配电网中的典型缺陷。建议加强观察,当放电光子数>10000时,建议及时更换导线。

 

异常位置②

检测部位

柱上开关

缺陷类型 异常升温

缺陷位置

绝缘子导线绑扎处

检测距离

8米

紫外增益

100%

紫外光子数

2000-4000

 

缺陷分析

在柱上隔离开关引线处发现异常温升,最高温度约为104.2℃,高出环境温度70℃。

运维建议

(1)应加强观察此处缺陷,并在引线最高温度超过160℃立即更换为新导线。

(2)异常温升从隔离开关的引线端子延伸出去,需考虑隔离开关该处接线端子存在紧固螺丝扭矩异常、材料劣化等原因导致的接触电阻增大的缺陷。建议在下次停电检修时更换该隔离开关。

 

其他检测情况

另发现多处导线、刀闸温度些微高于环境温度的情况,根据相关规范,尚未达到缺陷程度,可在后续巡检中复测评估。

 

检测结论

 

检测概述

本次检测配电线路范围超过3km,共发现中强度放电缺陷1处,异常温升1处,另有一般温升多处但尚未达到警戒数值。

 

客户反馈

客户对本次巡检效果感到十分满意。

本次紫外检测服务帮助用户识别出异响原因,精准定位缺陷设备。同时通过高度集成紫外、红外、可见光、激光测距的多光谱融合载荷搭载于无人机,实现了配电网故障隐患的全面排查与高效巡检,为供电所带来了全新先进的巡检选择方式。

 

方案价值

 

技术价值:精准高效,无感检测

检测能力突破:融合紫外成像与红外热成像技术,一次巡检同步完成放电醒目探查和全局热态普查,同时发现“电”、“热”、“外伤”三类隐患,实现对线路健康状况的全面扫描。

效率升级革命:针对3km城区配网线路,无人机巡检仅需40分钟,且缺陷检出率超过90%,效率较传统人工巡检提升1倍以上。光学检测,无感不停电,极大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与安全风险。

 

安全价值:技术赋能"病痛"分析,驱动转向主动预警

基于量化数据的确定性运维依据:紫外光子数+红外温度+应用导则,为制定缺陷应急响应处理等级提供准确的运维依据,有助于在确保线路安全的基础上减少检修频次。

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预防:紫外产品的引入为运维人员提供了发现早期放电的手段,可在缺陷“萌芽期”灵敏辨识,并能通过及时的低成本运维降低后期安全风险和治理成本,同时带来安全效益和经济价值 。

2025年9月30日 16:22
浏览量:0
收藏

SOLUTION

解决方案

按钮
查看更多案例
检测服务预约